作者:耿来意
昆仑策研究院 2023-04-05
【毛主席母亲】文七妹(1867-1919),原名文素勤,又名文其美。湖南湘乡棠佳阁人,文天祥后人,待人宽容恭让,节俭勤劳,深得毛主席兄妹及乡人的尊敬。1919年,毛母患淋巴腺炎。在长沙读书的毛主席得知消息,急忙赶回家把母亲接到省城治疗,住在长沙河西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可是由于其他病症并发,毛母还是于1919年10月5日,因病离开了人世,终年53岁。葬韶山南岸。
【毛主席的父母:文七妹与毛贻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游子吟》。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这是毛主席为母亲写的灵联。
慈母情深,母子连心。孟郊的诗写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因此引得千古吟唱。毛主席也是一个吟咏的游子,他为母亲写的灵联也是那样感人肺腑。
毛主席对母亲的爱是至深至切的,母亲对毛主席的影响是至深至远的。
【1919年春,毛主席(右1)、弟弟毛泽民(左2)、毛泽覃(左1)同母亲文七妹在长沙合影。】
毛主席的母亲文氏夫人——文七妹,是近代中国典型的农村妇女,平凡、纯朴而又勤劳、善良。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出生,这是母亲生下的第三个儿子,像当时中国大多数人经历的命运一样,前两个孩子相继夭折,为了避免这个儿子早夭,母亲在毛主席出世不久便跪拜神佛,拜一块大石头为“干娘”,并为毛泽东取名“石三”,按当地的称呼习惯叫“石三伢子”。
1936年10月,毛主席在陕北保安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常常谈起母亲。斯诺在其著作《毛泽东自传》第一章“一颗红星的幼年”中这样记述毛主席的话:
“我的母亲是一个慈祥的妇人,慷慨而仁爱,不论什么都肯施舍。她很怜惜穷人,在荒年,她常常施米给那些跑来乞讨的人。不过在父亲面前,她就不能这样做了。他不赞成做好事。家中因了这个问题时常吵闹。我家有‘两个党’。一个是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是我,我的母亲和弟弟所组成,有时甚至雇工也在内。不过在反对党的‘联合战线’之中,意见并不一致。母亲主张一种间接进攻的政策。她不赞成任何情感作用的显明的表示,和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说这样不合乎中国的道理。……在少年和中年时期,我的父亲是一个不信神佛的人,但母亲则笃信菩萨。她对自己的孩子们施以宗教教育,所以我们都因父亲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而感觉难过。九岁的时候,我便认真地和母亲讨论父亲没有信心的问题了。自那个时候以及以后,我们都想了许多办法来改变他的心,但没有效果。他只是责骂我们。
在第二章“在动乱中成长起来”中说:
“我在学校的末一年,母亲去世了,这样,更打断我回家的心向。是夏,我决定到北平(那时叫北京)去。”
40年代,毛主席的好友肖三在延安撰写毛主席青少年时代的故事,毛主席跟他说起小时候的经历时说:
“我小的时候,父母对我非常宠爱,希望我能好好劳动,发家致富。后来,看到我很聪明,又希望我好好念书,将来管家记账,甚至想遇到打官司的时候,写状子方便。有了文化,不求人,不吃亏。我小的时候也没有多大的志愿和抱负,也没有想干出多么大的事业来。当时只能听父母的,特别崇敬母亲。母亲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母亲到哪里去,我总是跟随着她。走亲访友,赶庙会,烧香纸,上贡,拜菩萨,我都跟母亲一块去。母亲信神,我也信神。”
说起母亲,他说:
“我母亲有好的方面,这对我的影响也很大的。她待人忠厚、和善、贤良,她勤劳节俭,做饭,拾柴,割草,缝补,洗衣服,什么活都得做。”“我母亲在乡下,是位有名的善良妇女。她对亲戚、邻居及乡亲们,都是来往密切,和和睦睦,而且特别关心和体贴穷苦的劳动人民。是遇到灾年,对那些贫困人家给粮、给物、给钱。父亲不同意这么做,她就背着父亲这样做。因此,她在乡亲们的心目中,是有名的贤良妇女。”
毛主席15岁的时候,母亲就病了,时常在外婆家养病。为了让母亲好起来,深受母亲宗教信仰影响的毛泽东到衡山“朝山进香”,几步一拜地从家乡步行几百里到衡山。1949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前进》的报告里提到了这件事,他说:
“他在小时候,也是相信神的,而且信的很厉害。当他妈妈生病的时候,他去求神拜佛。”
母亲的病成了毛主席的牵挂,但毛主席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的主要的精力用在了报效国家上了,他无法每天每日陪伴在母亲的身边。1916年6月24日,毛主席在致萧子升信中写道:
“五六日来,阅报读书,亦云有所事事。然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
1918年夏,毛主席从长沙给舅舅寄去了为母亲治病的药方。这年,毛主席赴京在北大图书馆谋得了助理员的一个职位。1919年3月,因母亲病重,毛主席返回湖南。4月28日,毛主席在写给七、八舅父母信中说:
“家母久寓尊府,备蒙照拂,至深感激。病状现已有转机,喉蛾十愈七八,疡子尚未见效,来源本甚深远,固非多日不能奏效也。甥在京中北京大学担任职员一席,闻家母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于阳〔历〕三月十二号动身,十四号到上海,因事句留二十天,四月六号始由沪到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纡〈纾〉廑念。”
夏天,毛主席把母亲接到长沙看病。1919年10月5日,毛主席的母亲病逝,毛主席闻耗从长沙回家奔丧。10月8日,毛主席在母亲的灵位前写下了饱含真情的《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小大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在守灵期间,毛主席还写下灵联两幅:
(一)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二)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母亲的去世,留给毛主席的是难以割舍的心痛。1920年3月14日,他在写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说:
“接张君文亮的信,惊悉兄的母亲病故!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发生‘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这一点我和你的境遇,算是一个样的!”
【1959年6月26日,毛主席在故乡湖南韶山冲象鼻山为父母亲扫墓。】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故乡,在上屋场的故居,当他看到在堂屋供奉的神龛时,对神龛作了个揖,风趣地说:“这是我小时候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 在父母的坟前,毛主席鞠躬自语:“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他在跟随行的罗瑞卿交谈时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不能忘。”
【1959年6月26日毛主席回韶山扫墓,在父母墓前鞠躬。】
母亲的信仰和乐善好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毛主席,形成了毛主席独特的性格和慈悯的心怀。据跟随毛主席15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毛主席一生有三怕:一怕泪,二怕血,三怕喊饶命。“我见他第一次落泪,是看到一名病重的孩子,那孩子母亲哭,他也跟着掉泪,命令医生尽全力去抢救。”有一次几个警卫干部在毛主席居住的双清别墅打鸟,毛主席知道后下令制止,他说:“麻雀也是有生命的么!它们活得高高兴兴,你们就忍心把它们都打死?”毛主席与李银桥拉家常时,听李银桥说他母亲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毛主席说:“你母亲一定信佛,你说她心善么,出家人慈悲为怀。”毛主席带兵打仗,身经百战,据跟随他上井冈山的陈士渠将军回忆,毛泽东只在朱、毛红军会师庆祝大会上,被任命为红四军党代表兼任第十一师师长时挎过一次匣子枪,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带过枪。解放后,毛主席的一些亲朋故旧通过写信等方式有所求,毛主席也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帮助,如1950年7月19日,他写给一师时数学教师王立庵的儿媳吴启瑞的回信中说:“所请准予你的三个小孩加入苏南干部子弟班,减轻你的困难一事,请持此信与当地适当机关的负责同志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找什么人商量由你酌定,如有必要可去找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一商。我是没有不赞成的,就是不知道该子弟班有容纳较多的小孩之可能否?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保重,并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1950年10月11日,他在写给湖南省主席王首道的信中说:“张次仑、罗元鲲两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年均七十多岁,一生教书未作坏事,我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张为校长,罗为历史教员。现闻两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酌约津贴米若干,借资养老。又据罗元鲲先生来函说,曾任我的国文教员之袁仲谦先生已死,其妻七十岁饿饭等语,亦请省府酌予接济。以上张、罗、戴三人事,请予酌办见复,并请派人向张、罗二先生予以慰问。”1952年10月2日,他在写给私塾老师毛宇居的信中说:“毛泽连来信叫苦,母尚未葬,脚又未好,兹寄人民币三百万元(新币300元),以一百万元为六婶葬费,二百万元为泽连治病之费。请告他不要来京,可到长沙湘雅医院诊治,如湘雅诊不好,北京也就诊不好了。另寄二百万元给泽荣(逊五)助其家用。”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毛主席一幅灵联,写尽了一个慈母的无限关怀和一个儿子的思母之情,读来令人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