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继兴
昆仑策研究院 2022-02-04
众所周知,毛主席曾提出过两个著名论断,即“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这两个论断,都提及了一个字:“枪”。但毛主席本人很少用枪,直到今天我们也从未见到过他佩枪的图片。
毛主席真正像军人那样挎枪,只有一次。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暴动的队伍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了。在随后召开的军事会议上,两支部队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兼十师师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兼十二师师长。
5月4日,在井冈山砻市广场上,隆重地召开了井冈山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庆祝大会。在这次会上,兼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的毛主席,挎了一把盒子枪,对朱德幽默地说:“背着盒子枪,师长见军长。”
曾参加过井冈山会师的开国上将陈士榘后来回忆:“我清楚地记得,自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到上井冈山,从来没有看见毛泽东主席背过枪。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他背枪就是在宁冈砻市红四军成立大会上……不过,大会一结束,毛泽东主席便把枪交给了警卫员,以后再也没见他携带过枪。”
鲜为人知的是,毛主席还曾持枪在战场上冲锋过。而且,那一天,还是春节。
1928年10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到达井冈山,与毛主席、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12月,蒋介石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来势汹汹。
此前,蒋介石对井冈山已经进行了四次“进剿”与两次“会剿”。
由于前四次“进剿”、前两次“会剿”均失败了,蒋介石更换何键为“剿共”总指挥,主持第三次“会剿”。何键是国民党将领中“反共”最坚决也最卖力的一个,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在何键的指挥下,湘赣敌军集中6个旅18个团共3万兵力,分5路“会剿”井冈山。
而井冈山上的红军只有4个团,敌我力量的对比很悬殊。如果与敌人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此时,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极为艰难,特别是彭德怀和滕代远率领的红5军上山后,更是捉襟见肘,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
如何破解蒋介石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呢?毛主席想出一个法子——出兵赣南,“围魏救赵”。
1929年1月4号,红四军前委在宁冈柏露村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会议开了三天,毛主席详细讲了自己的想法,说,赣东北有方志敏开辟的根据地;赣西有黄公略部在打游击,赣北又有黄麻起义部队形成的割据局面。而红军只要夺取赣南,就能和东、西、 北的革命根据地遥相呼应,配合起来。如果留一部分人守井冈山,另一部分人打出去,绕到敌人后方牵制敌人兵力,就会使何键顾此失彼,疲于应付。这样,不仅可解井冈山之围,又可乘机发展赣南根据地。
毛主席的这个“围魏救赵”策略,得到朱德、彭德怀、陈毅的一致赞同。会议形成了这样的决策:红四军主力出击赣面,转战敌后,以解井冈山之围,红五军与红四军第32团坚守井冈山。
1月14日,毛主席、朱德率领红四军军部及红28团、31团和特务营大约3600人,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出发。
谁知,他们从井冈山茨坪开向赣南的当天,敌人就发现了红四军主力的行踪。何健急令重兵截击和追击,红四军主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红四军独立营营长张威、红31团营长周舫、红28团党代表何挺颖相继牺牲,军参谋长袁文才和前委秘书长刘辉霄等人不辞而别。一时间,部队士气低落,愁云笼罩。
当初下山时3600人的队伍,经数次战斗后锐减至1000多人。一路追击的国民党赣军第15旅则有2个团3000多人马,且沿途都有保安团、挨户团的接济供应,形势对我军十分不利。
我军由于远离根据地,沿途没有群众基础,晚饭困难。指战员们早已断炊,伤病员剧增,无处安置,只得用担架抬着行军。弹药损耗殆尽,又无缴获补充。毛主席后来曾谈及这段时期,说:“是为我军最困难的时候”。
2月9日,是这一年的除夕之夜,红四军刚到江西的瑞金,赣军第15旅旅长刘士毅率部便尾随而至,大兵压境。
当晚,红四军便召开了前委会,由毛主席拍板,决定在大柏地布下口袋阵,将尾追之敌一网打尽。
大柏地在瑞金县城北边的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这里山高沟深,地势险要,利于打伏击战。
毛主席亲自排兵布阵,林彪率领的红28团和朱云卿率领的红31团,预先埋伏在大柏地以南十华里外的麻子坳两侧的山上,静待刘士毅的追兵。
第二天,也就是2月10号,正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午2点,战斗在绵绵阴雨中打响了。刘士毅部第15旅的先头部队在黄柏与大柏地交界处的附近,与红四军28团2营营长萧克率领的诱敌部队接上了火。
诱敌深入,是我军的拿手好戏。萧克率领2营且战且走,佯装败退,有意将来犯之敌引入大柏地布下的口袋阵。
最终,刘士毅所部全部钻进了红四军的伏击圈,成了瓮中之鳖。
由于敌众我寡,我方领导也全部上阵。红四军军长朱德亲自带队冲在前头,毛主席这时也提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阵地冲去。
这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在战场上持枪冲锋。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才结束,刘士毅第15旅29团和30团被全歼,红军俘敌800多人,缴枪800余支。
我军大胜!
大柏地一战,彻底扭转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一个多月来的失败情绪,愁云惨雾为之一扫,重振了红四军的雄风。陈毅于当年9月在向中央提供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盛赞了这场战斗:“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了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此战是我军初创时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也充分体现了毛主席的用兵之神!
为此后红军乘胜出击、发展壮大积累了实战经验。随之红四军在赣南、闽西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了。
有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才有了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顺利开辟。
4年后的1933年6月,毛主席从宁都开完中央局会议、返回瑞金途经大柏地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地写下著名的《菩萨蛮﹒大柏地》一词: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回过头来看毛主席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前所确定的“围魏救赵”策略,确实很高明。彭德怀守卫井冈山打得很英勇,多次退敌。1月26日,何健的“会剿”军以优势兵力对黄洋界、八面山、桐木岭三大哨口发起猛攻,坚守井冈山的军民激战4个昼夜,到了30日,黄洋界、八面山相继失守,井冈山根据地被敌占领。
为了保存力量,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主力突围,前往赣南寻找红4军主力。红4军第32团和红5军一部转入深山开展游击,继续坚持斗争。
不久后,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又打回井冈山,于信丰消灭了当地土豪李世连和萧家璧的“靖卫团”,在不到10日的时间里,重新占领了井冈山,与红四军、红五军留守部队会师,何键指挥的第三次“会剿”遂告破产。
毛主席的雄才大略,世人莫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