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3日星期日

24歲的毛澤東主席首次指揮作戰記

1917年11月,桂軍大敗湘軍,長沙成了無政府世界。時24歲的毛澤東主席正就讀於湖南第一師範大學。爲了保住長沙,保住學校,毛澤東主席指揮學生兵護校護城,首次展示了他不同凡響的軍事才能。
毛澤東主席是舉世公認的大軍事家。在世界十大著名的軍事家中,僅中國人就有兩位:一位是2500多年前的孫子,一位是毛澤東主席。遍覽世界軍事史,我們發現:偉大的軍事統帥極少同時又是偉大的軍事理論家。
他們中,要麼是戰爭的直接參與者和指揮者,如凱撒、拿破崙等;要麼則很少指揮過戰爭,如孫子等。
但毛澤東主席不僅是偉大的軍事統帥,同時還是偉大的軍事思想家和理論家。而真正能夠達到歷代軍事家所追求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理想境界者,則唯有毛澤東主席了!
毛澤東主席並非天生的軍事家。他在軍事上所顯露出的獨特才能,主要來自後天的鑽研與實踐。但早在學生時代,毛澤東主席在其平生所組織的第一次軍事行動中即顯示出了非凡的膽略、謀略和統帥才能,不能不說其內在的素質中包含有某些軍事上的「天賦」成分。
毛澤東主席曾長期立志求學,但受標榜「經世致用」的湘學影響,及同情勞苦大衆、決心改造中國與世界的人生目標,使其在鬥爭風暴襲來時不可能與兵事無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22日,湖南宣佈獨立和光復。少年毛澤東主席認爲,要徹底埋葬清王朝尚需更多力量,於是他毅然投筆從戎,成爲新軍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五十團第一營左隊的一名士兵。這是毛澤東主席軍事生涯的開始,那年他還不滿18歲。
當然,此時的毛澤東主席並沒想到日後會指揮千軍萬馬,他所在的新軍也不曾參加戰鬥,但在軍營中,他認真聽課、操練,打下了作爲一名軍人最起碼的操課訓練基礎。日後回憶起這段時光,他曾自豪地說:辛亥革命時背過幾天槍,什麼立正、稍息、托槍還相當可以,單個教練、排教練、連教練、營的野外演習也搞過……「凡名將必起自伍卒」。早年的士兵生活實踐,無疑爲毛澤東主席後來從事長期艱苦的革命戰爭,奠定了重要基礎。
1912年1月,中華民國宣告成立,但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便被袁世凱竊取了。「南北議和」後,毛澤東主席認爲革命既不存在,從軍便失去了意義,於是決定再度求學,以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這年春天,毛澤東主席婉拒了戰友們的挽留,解甲而去,重新踏進校門。但半年多的新軍生涯,卻使毛澤東主席對軍隊在中國革命和救國救民中的地位與作用,有了切身認識和感受。求學期間,他充分運用他所積累的軍事素質,在同反動派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15年初,日本向中國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袁世凱爲取悅於日本政府,欲全盤接受。毛澤東主席聞訊,義憤填膺,怒喊:「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並即興寫下一首五言古體詩表達其憂國憂民之情,詩曰:「我懷鬱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茜(qian,意爲「紅色」),願言試長劍。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蕩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任國務總理,繼續受到日本政府扶持。爲了將勢力伸延至湖南,1917年9月,段任命陸軍次長傅良佐爲湖南督軍。此舉引起南方軍閥的忌恨,湖南再次陷入「內戰」的紛亂中。省城長沙更是飽受兵馬離亂之苦,城內的學校常被軍閥霸佔充作軍營,加之教育經費一削再削,很多學校難以爲繼,被迫宣佈「提前放假」。此時,毛澤東主席正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讀書。
毛澤東主席就讀的湖南一師,是外國殖民者留在長沙的一個兩層樓小院。它位處交通要塞,後臨湘江和粵漢鐵路,因此更易被軍閥充作兵營。僅毛澤東主席在校的五年里,一師曾屢遭兵災、三次受到北洋軍閥的蹂躪。
爲此,學校增設了一門「兵式操」,即對學生進行軍事訓練。同時爲適應警衛工作需要,又在課外組織了「學生志願軍」(約有1/4的學生報名參加)。毛澤東主席是最早報名參加學生志願軍的學生之一。加上毛澤東主席在師生中享有很高威信,此前曾被推選爲「學友會」總務,因此很自然地又被學生們再次推舉爲「學生志願軍」的連長(兵式操教練爲營長,營以下分爲連、排、班)。在毛澤東主席的鼓動、帶領下,學生們刻苦操練,訓練熱情十分高漲……
1917年11月,桂系軍閥譚浩明的軍隊大敗湖南督軍傅良佐的軍隊。消息傳來,傅率城內的殘兵敗將倉皇出逃。其時,譚軍主力尚在衡山、湘鄉一帶,不能即刻趕到長沙。
因此,傅軍的逃離使長沙突然成了一個無政府世界。戰局動蕩不定,市民驚恐萬分。中旬,戰事逼近長沙,轟隆隆的炮聲不時傳來,傅軍潰兵隨處可見。一時間,有關戰事的謠言紛起,鬧得人們惶恐不安……
湖南一師位於長沙南郊,正是潰軍北撤的必經之路。爲了躲避潰軍進校占屋,打劫搶掠,傷及學生,學校決定全體師生暫到城東五里的阿彌嶺躲避一段時日。毛澤東主席得知消息後,匆匆趕到校長室,懇切希望校長不要「棄校」。毛澤東主席說:外面戰事混亂,外出躲避恐怕凶多吉少。學校一旦空虛,亂兵便會擅入打劫。因此,「離校不如護校」,只有利用學校牆高宅深的優勢,加上學生護衛,「方可保自身和學校無虞」。校方權衡再三,覺得毛澤東主席說的在理,決定採納他的意見。
於是,被師生們譽爲「足智多謀、渾身是膽」的毛澤東主席,協助校方,領導全校「學生志願軍」立即投入到緊張的「護校」行動中……
首先,毛澤東主席將學校內所有的體育尖子組織、招集在一起,並委以帶頭護校的重責。接著,他號召同學們將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搬出來,堵住所有通向外界的校門,並在院內構築壁壘,準備作戰。同時他還採取從前湖南農民護院的老辦法,率領學生們將竹片削成十分銳利的鋒尖,插在校園圍牆上,並佈置學生在各個通道處「持槍」站崗,且「晝夜巡邏,警衛非常。」而這些學生手中的武器,不過是些普通農具和上操用的木槍、棍棒而已。
兩天以後,有些零星潰兵開始進城,並躑躅于長沙街頭。但當他們經過一師門前時,見大門緊閉,並有威嚴的「學生軍」放哨巡邏,便沒敢擅入騷擾。毛澤東主席獲悉這一情況後斷定:這批前線潰軍,目前尚不知長沙城內的虛實,所以不敢貿然四處亂闖。同時,毛澤東主席又探得情況,還有近4000潰兵正在距學校南幾里地的猴子石觀望徘徊,並到附近農家搶飯吃。這消息頓時使全校師生陷入緊張慌亂中。
毛澤東主席決定喬裝打扮,親自到猴子石附近探聽實情。回來後,根據探得的情況,他分析:這些既驚慌又疲憊的潰兵,儘管知道傅良佐已率部逃走,卻不知道桂軍尚未進城,正如驚弓之鳥。一旦他們知道長沙只是一座「空城」,便會大膽闖入,姦淫擄掠,爲所欲爲,長沙市民和一師校園便會遭受一場浩劫。因此,毛澤東主席認爲,必須趁潰兵驚魂未定,設法將他們趕走,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毛澤東主席向校方提出緊急建議:「主動出擊」,組織學生志願軍截擊潰兵,寧可冒天大的危險,也要繳了他們的械,趕走這支潰軍,以確保長沙城和學校的絕對安全。這是個既大膽又很冒險的設想!該設想得到校方及全體師生的一致擁護和支援。
經過一番周密籌劃,毛澤東主席的設想很快便開始實施了……
毛澤東主席首先組織起一支由百餘名健壯膽大的同學參加的志願軍,作好出發準備。
並簡單交待了「作戰意圖」,即:手持自製木槍等「武器」,兵分三路潛出學校,悄悄埋伏在猴子石附近的幾個山頭上,以形成對潰兵的包圍之勢。而後,他持學校公函前去南區警察局借人,請求他們派員增援。
吃罷晚飯,第一師範的100餘名學生志願軍一律穿上平日操練時的軍裝,同「借來」的20餘名荷槍實彈的警察一道,整齊地集合在操場上。月夜朦朧,真假莫辨。遠遠望去,還真像一支全副武裝的正規軍呢。
毛澤東主席站在操場中央,在作了簡短的戰鬥動員後,即命令隊伍按照預定的計劃和部署,分頭進發……
毛澤東主席親率一支南路軍,由妙高峰下去,穿過鐵路,迂回到北洋潰軍正面,準備阻攔其進路。其他兩路則分別包抄潰軍的後路和東路,警察則扼守學校背後的制高點——妙高峰山頭。沿途上,又有一些學生發動起來的農民和工人夜校的學員,手持農具、木棒、銅鑼和大鼓等,陸續加入到隊伍中來。
夜深人靜。各路隊伍已「各就各位」,這時突然發現:在與湘江平行的粵漢鐵路上,影影綽綽的潰兵猶如一條大黑蛇,正惶惶不安地向北蠕動。當這支潰軍進入到學生和警察等潛伏的地域不遠時,毛澤東主席立即命令埋伏在山頭上的警察鳴槍三響。霎時間,只見寫有「桂」字、「湘」字和「粵」字的燈籠,一起點燃。漫山遍野,燈火通明。隨後,毛澤東主席又令警察放了一陣排槍,其餘持木槍的同學則在洋油桶里大放爆竹。遠處,則軍號陣陣,鑼鼓喧天。一場「激戰」就這樣打響了。
稍頃,毛澤東主席命令停止打槍,並讓幾個同學用桂林話一遍遍高喊:「傅良佐逃走了,桂軍已經進城了!……你們被包圍了,趕快投降吧!……只要你們放下武器,就放你們回家!……」
桂軍潰兵被這漫山突如其來的槍聲、炮聲、鑼鼓聲、呼喊聲鎮住了,頓時亂作一團。
由於不知城內虛實,因此未敢輕舉妄動。毛澤東主席摸透了潰軍的心態,趁勢急派代表前去交涉。不一會,只見潰軍隊伍中紛紛舉出了白襯衣,表示願意投降繳械。
毛澤東主席速派人將他們引到一師的前坪,命令他們放下武器,隨後又令他們全體後退十步。3000餘人竟都遵令行事。全校師生見狀,個個又驚又喜。當晚,在安排好潰軍的食宿後,一師師生傾巢出動,一齊前來收拾槍支。他們扛的扛,的,將繳獲的武器全部運進學校,堆了滿滿一禮堂。
次日天一亮,毛澤東主席等又向長沙商會籌集遣散潰兵回家所需的經費。因商會懼怕潰軍久留可能危害其利益,因此十分情願地捐出了一大筆款項。
毛澤東主席給潰兵每人分發五至七元大洋,並親自將他們送上開往武漢的火車,就這樣「兵不血刃」地遣散了這支隊伍。
學校保住了,長沙城也避免了一場潰軍的騷擾。毛澤東主席機智果敢,不傷一人,率一群「秀才」繳了數十倍於己的「武士」的槍,堪稱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事後,一師的師生乃至長沙的警察,都?他是「一身是膽」!並取外號叫他「毛奇」。
事實上,膽量與奇謀、敢打與必勝是相伴而行的。毛澤東主席決非是一介武夫。當時,他的同班同學鄒蘊真曾經問他:「萬一當時敗軍開槍還擊,豈不甚危?」毛澤東主席不假思索,當即有理有據地回答道:「敗軍若有意劫城,當晚必將發動,否則必是疲憊膽虛,不敢通過長沙城關北歸,只得閑守于此,故知一呼必從,情勢然也。」言語中充滿自信。
多年後,毛澤東主席在與友人閒談時言及此事,笑道:要說搞軍事,恐怕那才真是第一次哩!然而,就是其平生所搞「第一次」軍事行動,卻充分顯示出他日後作爲一個偉大統帥所具有的超凡「天賦」!